秋里:“由于铁路不畅,大庆、克拉玛依等油田被迫停产;山西、黑龙江等省的存煤运不出,造成煤堆自燃;由于缺煤,华东被迫减少发电量高达三分之一。结果,与之有关的所有工业产品都不得不停产或减产。”
邓小平:“由于铁路运输存在的严重问题,势必影响到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指标的落实。因此,我们全面整顿就从铁路抓起。万里同志,你是铁道部长,要尽快搞出一个解决铁路问题的文件。”
万里:“可以!方才我和三位副总理商量,计划在三月份召开以解决铁路问题为重点的全国工业书记会议。”
邓小平:“太晚了!一定要在二月二十五日前召开。会议结束前,我要讲话!”
钓鱼台+七号楼
张春桥:“最近,主席号召全党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,并要我和文元同志写文章。我一直在想,主席为什么在今天提出学习理论呢?我们又能借此作哪些文章呢?”
姚文元:“从党的历史看,当年在延安,主席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;建国以后,主席又在庐山会议期间要求学习理论,并提出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。”
江青:“当年在延安也反经验主义。过来人都清楚:教条派的代表是王明,而经验派的领袖就是周恩来。”
张春桥:“如此说来,这次学习理论就是为了反经验主义!”
姚文元:“而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依然是周恩来!”
江青:“还有邓小平!”她说罢笑了笑,“主席点了春桥和文元的将了,下边的文章就靠你们二位来做了!”
北京西山
一场大雪过后,西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。
叶剑英、邓小平一边踏雪西山的小道中,一边进行交谈。
叶剑英:“那天夜里,我站在这西山之巅,任凭风雪吹打,我放声背诵着主席的千古绝唱:‘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……’真是无限滋味在心头啊!”
邓小平:“是啊!历史竟然是这样的巧合:三十九年前的今天,黄土高原下了一场大雪,主席吟咏了这首《沁园春.雪》,带领我们东渡黄河,开创了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新阶段。”
叶剑英:“三十九年后的今天,古都北京又下了一场大雪,我们的小平同志却抱定决心,开创以整顿求发展的新局面!”
邓小平:“难啊!那时党内虽然有分歧,但在对敌、杭战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;如今不仅是问题成山,更重要的是他们那几个人把党的凝聚力搞涣散了!”
叶剑英:“更为严重的是,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,继续涣散党心、民心和军心。昨天,张春桥在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座谈会上公然讲:现在主要的危险是经验主义。”
邓小平:“我看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!”他沉吟有顷,“张爱萍同志同意出任国防科委主任了吗?”叶剑英:“我和他谈了话,他没有拒绝,也没有答应。”邓小平:“好大的架子啊!过两天我找他谈话。”
宽街邓小平的会容室
邓小平:“老罗同志,我考虑到厂里的工人住得分散,有的家离厂又很远,常年顶风冒雨上下班,很是不方便。批给你们厂一部大车当班车吧!”
老罗:“那我就代表全厂的工人谢谢老邓―不!谢谢邓副主席了!”
邓小平笑了:“老罗,还是叫我老邓吧!你叫着顺口,我听着也顺耳。”
老罗:“只要你高兴,我就到死都叫你老邓。”
邓小平:“考虑到拖拉机修配厂的发展,再批给你们厂一台解放牌大卡车。”
老罗笑开了花:“真是满载而归了!”
陶大姐提着一个行李袋边说边与卓琳从内室走出:“老罗,你看看我提着的行李袋,这才叫满载而归呢!”
邓小平:“告诉厂里的工人:我真诚地欢迎他们来北京看看,我没有时间陪你们,就叫卓琳带着你们逛北京!”
西山会议室
邓小平坐在桌前批阅有关的文件。
张爱萍走进,左手用手杖拄着地板,右手行军礼:“报告邓副主席,老兵张爱萍前来报到!”
邓小平起身迎过去上,紧紧握住张爱萍的右手:“这些年来,你受苦了!”
张爱萍:“彼此彼此,都在不言中啊!”
邓小平:“好!过去的事不谈了,我们坐下谈现在的事。”
邓小平和张爱萍分主宾落座。
邓小平:“我请叶帅出面,找了你两次,都不给个明确的答复,是不是也要叶帅来个三顾茅庐啊?”
张爱萍:“我哪敢在叶帅面前摆这样的架子!”
邓小平:“那又是为什么呢?”
张爱萍:“第一次,宋时轮希望我去军科院,加之我有畏难情绪,没有给叶帅一个肯定的答复;第二次,我决心去国防科委了,但不晓得那些所谓的‘冤家’好不好合作?所以我又没给叶帅一个明确的答复。”
邓小平:“你可真够意
第四集01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